情绪不稳定在一段感情中可以说是相当致命的存在。
当你拥有了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伴侣,你就相当于在身边放置了一颗定时炸弹,并且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把ta引燃。
明明是在最令人放松的地方,你却不得不保持着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的姿态,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哪些行为又会触犯到伴侣的脆弱神经。
可是即便如此,你还是免不了三天两头的被责难。
既然情绪不稳定的人这么恐怖,那么很多人可能就会好奇了——
身为情绪失控者的伴侣是如何度过这种情况的?是什么让他们坚持这段关系而没有选择离婚?
其实,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遭受伴侣情绪不稳定的另一方身上,我们就会发现,对伴侣这种坏情绪的承受力可以链接到多个方面。
没有人能够逼迫一个人做选择,除非他心甘情愿。
当我们在关注情绪不稳定这一问题时,我们很容易代入受害者视角去进行单一思考,从而觉得离开这种人好像就如吃饭睡觉一样天经地义、自然而然。
当有人做了相反的选择后,很多人难以理解,甚至觉得这种人是不是有受虐体质,又或者是被精神操控,脑袋不清醒。
但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以往的咨询案例中非常常见。选择不离开有时候并不意味着妥协或者委曲求全,相反对他们而言,这可能是一种最适合自身情况的状态。
承受这份不稳定的情绪,或许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痛苦或者困难。
而这种行为背后的具体原因可以追溯到他的个人性格、原生家庭以及价值需求这三个方面。
01 他有稳定的情绪来处理对方的不稳定
面对同样的一句话、一个事件,不同的人感受到的东西其实有很大差别。
添加情感导师\/信:jiadais 一对一咨询帮你解决疑难情感问题!让您重获有品质的爱。
那些能在一个时常暴躁的伴侣身边坚持很久的人,往往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的情绪足够稳定,以至于他能接住伴侣的这些不稳定。
这种稳定更具体的来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他能看见这种情绪背后的需求、他自己不会被这些情绪所影响。
(1)看见需求
在一段关系里,情绪很多时候充当的都是需求的镜子。
很多情绪不稳定的人之所以常常通过控诉、指责和打压的方式来对待伴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亲密关系里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因而使得不理智占据了上风,采取了错误的方式来向伴侣表达愤怒,想要以此得到爱。
比起引发矛盾的动机,他们更在乎的是这个动机背后伴侣所释放出来的情感,当这种情感与他们所期待的表达相违背时,就会不当转化为无能狂怒的状态。
比如面对伴侣出去应酬晚归,这些情绪不稳定的人可能会指责他酗酒,对孩子或者自己身体造成伤害,但可能她本质想要的是对方花更多时间陪伴自己,而不是沉浸在对外社交。
倘若伴侣此时不能看清ta背后需求的缺口,采用以牙还牙的方式互相攻击——“我做这一切不都是为了这个家?出去喝酒也不是我想要的,不都是为了赚钱,你到底想怎样?”
那么这种回应只会激化矛盾,从而引爆新一轮争吵,使得情况越发的糟糕,从而导致这段关系走向破裂。
而情绪稳定的那类人往往能够明晰伴侣情绪发作的动机,从而采用一种更为柔和的方式来和这种情绪共处,比如告诉对方以后会注意早点回家,出门提前和她讲,或者给她送个礼物补偿等等……
这些行为并不代表他在这段关系里很弱势或者委曲求全,相反在能够满足别人需求的人往往在感情里更有主动权。
而这些建立在需求之上的回应也会使得伴侣能够适时冷却,不让这种情绪继续扩大。
(2)不被影响
比起看见需求,不被伴侣脱口而出的一些话语轻易刺伤也同样为重要。
那些经常容易情绪爆发的人往往是敏感型人格,因为敏感,所以他们经常会因为一些看起来根本不值得发生争论的问题而产生情绪波动,也因为敏感,他们比一些神经大条的人更容易把自己的感受看得过于重要,以至于很容易被他人的态度所影响。
当他们爆发时,整个人是进攻状态的,很容易对另一方输出各种抱怨和指责,甚至打压。
“自从进了这个家就没有过开心的时刻,这全都是你造成的,是你破坏了这个家!”
“你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以后怎么照顾我和孩子,不知道当时怎么会选你做老公,真的倒了八辈子霉!”
“我需要你的时候你都不在,我真的对你整个人太失望了!我一点也没有感受到你的任何付出和关爱!”
……
这些话语都是情绪不稳定的人会在怒火中烧时可能会说出来的。
如果伴侣这时候是同样很敏感的性格,那么他们就很容易被这种刺耳的指责和控诉所影响,反复回想并且揣摩这些评价,以至于让自己备受痛苦,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
而能在这一场场战役中存活下来的人,往往是一个情绪很稳定的人。
他明白伴侣爆发时所有的话语都是为了激怒他,也明白发表这些评价和指责时的他是不理智的ta,他不会轻信这些话,也不会因此而感到痛苦,从而他在精神上也会更自在。
面对伴侣的情绪不稳定,他能够在大部分时间里保持稳定,这就是为什么他能够在这种状况中长期坚持下来。
02 他的原生家庭让他习惯这种不稳定
研究表明,很多人在寻找伴侣的过程中,会更倾向于寻找和自己父母更类似的人,这在心理学上上叫做强迫性重复,指的是反复与同一类型的人产生联结的行为。
而通过和父母类似的人建立亲密关系,可以让他们在互动过程中重新回到童年时期经历的情绪体验,从而获得机会去弥补创伤,满足当时没有从家人身上得到的心理需求。
很多时候,拥有情绪不稳定的伴侣的人也大概率拥有一个同样情绪不稳定的父亲或者母亲。
对他而言,这种常常爆发争吵的环境是熟悉的,甚至是他们眼中的家常便饭。
在他们的世界里,好像正常的相处模式就是应该这样,没有人带他们体验过那种平和而又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也没有告诉他其实解决问题或者表达需求并不需要恶语相向、大吼大叫。
他们也并非生来就不懂得反抗,不懂得去解决问题。
只是在他们童年或者青少年时期屡次反抗未果后,他们就渐渐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上是指一个人多次努力并反复失败会形成行为与结果无关的信念。
因为有过面对这种问题而受到打击的经历,当他再遇到相似情况时,那种弥散的、无助的和抑郁的感觉就会再次袭来,以至于他不愿意去做出反抗,甚至是任何改变。
明明向前一步就可以摆脱困境、走出洞穴,可是他就是无法展开行动,只能绝望的等待着痛苦的来临。
所以他呈现在别人面前就是一种完全无力、痛苦但又不反抗、悲哀却从不离开的状态。
并不是他不想放手,而是他已经丧失了放手的能力,从而习惯性的处在这种境况里不做改变。
03 他的其它需求促使他接受这种不稳定
情绪不稳定当然很可怕,但不是每一个人在一段关系里都只有情绪这一个需求。
人复杂就复杂在,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一维的个体,我们每个人都是多面的。而那些其他面或许才是促使另一方选择继续的最大支持。
当你聚焦情绪不稳定这一个点,你当然会觉得那个人很可怕、很无理,完全没有继续忍受ta的必要。
但作为真正和ta一起生活的人来说,他们的相处是方方面面的,除了这种争吵和指责,他们的生活里也不乏一些温暖有爱的画面。
而这个人本身或许也有很多其它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恰好能满足另一个人在亲密关系里的需求。
比如:
Ta虽然情绪容易激动,但是ta生活里对另一方很好,各种饮食起居都是ta在负责,并且处理得井井有条;
Ta表达愤怒很激烈,但是这使得ta在释放爱意的时候也更明显,和ta在一起,另一方有更好的情感体验;
Ta除了情绪这一个点,其他能力都很强,工作出色,做事果断,能够带给另一个人积极的正向指引;
……
其实这种细节在生活里很常见,我们很多人之所以会坚定的认为和情绪不稳定的一方在一起必然会走向离婚,是因为我们都无法带入对方和那个人去朝夕相处,我们无论如何去看待这个问题,最终都只是站在看客的一面。
而生活永远不可能只有一面。那些能和情绪不稳定的伴侣走到一起的人,也必然是看到了ta美好的一面,也正是因为这些美好,他才能够在这段关系里长久坚持。
美国作家哈珀·李曾在《杀死一只知更鸟》里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
可当你真正走过他走过的路时,你连路过都会觉得难过。
有时候你所看到的,并非事实真相,你了解的,不过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
同样当我们在谈论情绪不稳定这个问题时,我们能够看到的东西永远是有限的。
无论是选择离开还是继续在这段关系里坚持都没有对错之分,重要的是这个选择是适合自身的选择。
那些看似在痛苦承受的人,也许他们眼中的快乐比我们能够看到的更多。
当然,如果这种坚持真的对身心造成了伤害,那么学会放手也是一门同样需要研习的课程。